“原以为判了缓刑就没事了,没想到一时糊涂把自己送进了监狱。”被告人熊某在巡回法庭上的忏悔,让百余名旁听群众唏嘘不已。2025年7月8日,麻栗坡县人民检察院联合县人民法院在董干镇公开审理的这起缓刑期再犯罪案件,用鲜活案例揭开了“缓刑不是松绑”的法律真相。

2024年,熊某因犯失火罪致山林受损,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然而在缓刑考验期内,他再次触碰法律红线——醉酒驾驶机动车被公安机关查获。检察机关审查发现,其行为不仅构成危险驾驶罪,更违反社区矫正监管规定,遂依法提起公诉,并建议法院在其居住地开展巡回庭审,让警示教育“零距离”触达群众。

庭审现场,检察官结合案情细致释法:“缓刑是宽严相济的司法体现,绝非‘免责金牌’。考验期内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否则将面临撤销缓刑、数罪并罚的严厉后果。”最终,法院采纳公诉意见,依法判处熊某合并执行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4000元。
这场从“山林火情”到“醉驾车窗”的巡回审判,既是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深刻警示,也让旁听群众直观理解“缓刑考验期是改过机会,绝非法外之地”。检察机关以“办案+普法”的形式,将法律条文转化为身边案例,真正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彰显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背后的司法温度与法律威严。